“小白你好!请给手消消毒!”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内,一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路过正在工作的5G消毒机器人时,靠近机器伸出双手,很快就完成了一次消毒。
上海的方舱医院内,一批服务机器人、消毒机器人正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并肩作战。这种机器人搭载了紫外线灯、超干雾发生器和等离子空气净化三大消毒模块,能在场馆内自由穿梭,可以24小时“不眠不休”。
去年以来,全球疫情起伏反复,德尔塔、奥密克戎等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、体内复制快等特点,给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。此轮疫情奥密克戎病毒,呈现隐匿性强、传播速度快、波及面广等特点,因此在防控上要抢时间与病毒赛跑,同时还要做到科学精准。关键时刻,数字科技派上了大用场,部署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的4G/5G网络、光纤网络、云WiFi等搭配使用,让医护人员、患者都能各取所需。
新冠肺炎疫情大考,考出短板也考出智慧。近年来,我国大力实施科技强国战略,互联网技术、数字技术风起云涌,硕果累累。2020年疫情防控以来,以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,为精准识别、精准施策和精准防控疫情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。如今,在与疫情抢时间、与病毒赛跑的战斗中,数字技术成为最高效、最硬核的武器。从疫情信息统计分析,到流动人员健康监测,再到疫情态势研判,大数据技术助力筑牢疫情防控网。上海“数字孪生指挥舱”引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技术后,5G机器人采集到的多维数据能够实时处理、传输并最终呈现在综合指挥大屏上,助力管理人员高效决策,实现对方舱医院的高效管理。
数字技术广泛应用,汇聚起“智慧战疫”力量。面对防疫中有大量人员的排查,光靠传统的人工方式,显然力不从心。自疫情发生以来,充分运用“大数据+网格化”的数字技术,不仅可以精准摸排,提前锁定潜在传染源,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,降低了感染风险,可谓一举两得。
大数据不只是技术运用,其核心价值在于服务社会、服务百姓。“钛米消毒机器人”应用于方舱医院,有助于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,同时保障着医护人员的安全。而“达闼5G室内多功能云端机器人”一次性可以装下20余份盒饭,并能自主前往指定位置,供患者自行领取盒饭,原先需要约20分钟的人工分发过程可以缩短为约5分钟。以健康码、战疫地图等为代表的智慧治理手段,在大数据预警和体系性防控上卓有成效。
在复工复产复学上,数字技术仍将发挥重要作用。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努力,一些地方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,启动复工复产、加快经济复苏将提上重要日程。既要有序复工,又要防控疫情,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威力。此轮疫情对餐饮、旅游、娱乐、交通等消费行业冲击很大,如何加快复工复产,促进经济复苏,数字技术所催生的数字经济无疑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引擎。同时,老师网上授课,医生在线“问诊”,房企线上售楼等工作模式,都需要数字技术应用发挥作用。对此,要进一步运用大数据、5G、人工智能、云视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,刺激和带动新兴消费潜力,加快催生新业态、新产业、新产品的新需求,着力扶持、培育更多电商、物流企业参与到数字经济的建设当中,不断加大数字经济的成色和比重,增加消费动能。
战胜疫情需要坚定必胜信心,也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和提速能力,为此,我们要更加重视数字技术的开发应用,让大数据在战疫中跑出速度、力度和温度,在复工复产中跑出战果、成果、效果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,以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。
|